术中核磁手术室正式启用,助力激光间质消融手术治癫痫

近日,昆明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一科任杰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21岁难治性癫痫患者实施了“机器人引导下激光光纤植入术十术中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消融术”。
图片
此次手术是昆明三博脑科医院新院区正式运营后,首次将术中核磁手术室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癫痫,标志着为癫痫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标志着昆明三博在外科治疗难治性癫痫和颅内病灶微创消融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
21岁女孩被癫痫困扰20年,生活工作被按下“暂停键
今年21岁的熙熙(化名)是一位严重癫痫患者。20年前,第一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抽搐。未曾想到,从此之后,熙熙总是隔三差五就出现抽搐,后出现愣神、口角抽搐等症状。
多年来,熙熙去各地医院做过各类治疗,换了不少药。但治疗效果一般,发作也逐渐变多。近几年,熙熙的癫痫发作越来越频繁,药物已经无法控制发作。
因是从小生病的缘故,熙熙大学学的就是护理专业,她希望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摆脱疾病的困扰。然而随着发作的增多,她逐渐变得自卑,不敢外出工作,不敢交男朋友,不敢漏服药,更不敢找工作,她的生活、工作就像被癫痫按下“暂停键”一样。
熙熙每每感慨,正常生活似乎对自己来说特别遥远,工作、结婚、生子更是不敢奢望。
偶然一次机会,熙熙了解昆明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由北京专家常驻专家任杰主任医师领衔,在癫痫疾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院寻求帮助!

无需转运,术中核磁助力一站式治疗癫痫灶
入院后,任杰主任熙熙既往病史、治疗情况、症状学、影像学及检查结果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同时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症状性癫痫”,致痫灶为左侧颞叶内侧杏仁核海马硬化。

核磁检查提示明确的左侧海马硬化,病灶位于左侧颞叶,位置较浅,而且面积较小,传统的开颅手术切除对患者损伤大,相比之下,机器人及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消融术,术中既能实时观察到消融范围等毁损情况,达到消融病灶的目的,又对患者损伤又小,手术风险更低。


图片

术前检查


任主任介绍,机器人及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消融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技术,是癫痫精准微创治疗的又一大创新,在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西南地区能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并不多,我们医院自2024年5月首次将此项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癫痫后,已经开展了多例手术。而且今年搬迁新院区后,我们配置了术中核磁手术室以前需要手术室手术,唤醒患者后清醒状态下去核磁室进行治疗。现在全麻下就可以在术中核磁引导下进行消融了,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明显提高。而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手术不需要剔除头发,尤其对于年轻女孩子来说,也减轻了心理障碍。


图片
经与熙熙及家属沟通后,为其进行机器人及术中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消融术。

图片
机器人引导下激光光纤植入术

6月20日,任杰主任带领团队先为熙熙实施了全麻下机器人引导下激光光纤植入术,手术约30分钟顺利完成。
图片
手术室”里做核磁
随后,熙熙在术中磁共振室,先扫描确认激光光纤植入位置,随后在MRI实时颅内温度监控下,顺利完成了癫痫灶的激光消融治疗,治疗时长仅5分钟。可见消融范围与目标靶区吻合,周边结构无损伤,床旁拔除光纤即结束全部治疗,头皮仅有一处约3mm大小创口,2-3天即可出院回家休养。
图片
术后检查

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为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新治疗方案

癫痫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中,药物难治性癫痫在其中约占比30-40%,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反复癫痫发作也会对脑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积极的手术干预与治疗可有效改善药物难治性患者的整体预后。而在手术治疗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开颅致痫灶切除、神经调控等技术外,机器人及术中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消融术是癫痫精准微创治疗的又一大创新。


过去,我们需要先在手术室,由机器人引导下全麻植入光纤,再唤醒患者后清醒状态下转运至医学影像科核磁室,进行消融术。如果说一般手术室的核心是“疗”,那么术中核磁手术室的灵魂则是“诊”。有了术中核磁手术室的加持,患者无需在医学影像科室与手术室之间多次转运,我们在手术室就可以在术中磁共振的辅助下,全程可视化监测,精准地辨别病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的解剖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消融病灶,不仅降低了患者术中转运的风险,提高了复杂高难度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及精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成本,被称为外科领域的“航空母舰”。

目前,该手术室应用前景广泛,在癫痫外科、脑肿瘤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潜力,我们期盼,医学技术的进步能够给更多疑难重症患者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


分享